在线免费法律咨询
问题类型: 我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一下;
我的问题紧急,需要委托律师;
我要打官司了,想找个好律师;
详细内容: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qq:
 
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社会与法 浏览文章

这社会怎么啦?女司机被打,为何那么多人叫好!?

时间:2015年05月07日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

汽车时代的“路德”亏欠

为了抢速度不停穿插并线,还不打转向灯;为了泄愤在公路打人……女司机惨遭暴打事件,被有些人戏谑为“自私鬼遇上暴力狂”,但它说白了就是两种违规的冲撞,而这其实也是私车消费进入大众化节奏后汽车公民道德跟不上的负反馈。

在韩国街头行车,并不用担心“堵死”,而只是流速缓慢而已。开车人的自律和规范行为,是形成有序的城市交通的基础。

有数据显示,迎来“汽车时代”的中国,交通事故死伤人数连续多年来高居世界第一。与之对应的,是国人驾驶陋习之普遍。就拿频繁变道、随意“加塞”来说,很多人对此习以为常,可在国外比如韩国,应急车道、巴士专用线都在很显眼位置,频繁变道被视作低素质、无廉耻的驾驶行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在国外驾车时,就曾深刻感受到国外“重视他人的存在”和“公德意识”与国人的差别。在他看来,中国的汽车公民道德普及才刚刚起步,缺乏一套道德与文明的体系与之配套,为此他还呼吁大中城市设立每月一日的“知耻日”,宣传“抢占应急车道为耻”等。

眼下国内不少城市施行了信息屏公示违法车牌、设置“前方电子警察注意违法变道摄录”标牌等做法。此外,很多地方还应从完善上下匝道距离,也想法子降低对恶意别停他人车辆行为的举报举证成本,不能让规则设计缺位成为矛盾丛生的契口。

“路德”亏欠,就必然会豁开汽车时代的文明疤痕。就此看,女司机被暴打事件,绝非坊间琐事那么简单。而我们也希望,这种社会冲突能在文明观念的磨合中,催生出守法共识和路权边界意识,而不是在扰攘的口水战中浪费聚同化异的机会。

服务导航

扫扫加微信
微信号:
15333828211

律师免费咨询:
1873991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