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法律咨询
问题类型: 我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一下;
我的问题紧急,需要委托律师;
我要打官司了,想找个好律师;
详细内容: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qq:
 
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社会与法 浏览文章

最高法院:通过设立分公司转让矿权的,属当事人故意规避行政监管而合同无效

时间:2021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根据《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形下探矿权转让合同自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之日起生效,未经批准合同成立但未生效。今日推送的最高法院案例认为,如果探矿权转让当事人故意规避行政监管,不向行政部门报批转让合同,通过由受让人法定代表人担任转让人分公司负责人的形式,对探矿权实施管理的,转让合同无效。最高法院:通过设立分公司转让矿权的,属当事人故意规避行政监管而合同无效

 

 裁判要旨 

 

根据《矿产资源法》第六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转让探矿权需经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但若当事人具有明显的规避行政监管的意图,不向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批准探矿权转让合同,通过设立转让人的分公司,由受让人法定代表人担任该分公司负责人的形式,对探矿权实施管理,则探矿权转让合同无效。

 

 案情简介 

 

一、2007年4月,万方公司取得铧厂沟金矿的探矿权。2008年7月,万方公司与亚兴公司签订《探矿权转让协议书》,约定万方公司将该探矿权以800万元转让给亚兴公司。

 

二、合同签订后亚兴公司向万方公司支付了转让款,但双方未向矿产部门申报批准该合同,而是设立了万方公司铧厂沟金矿分公司,由亚兴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该分公司的负责人,以分公司形式具体对铧厂沟金矿实施管理。

 

三、亚兴公司向陇南中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探矿权转让协议书》无效,判令万方公司返还800万元及利息损失。陇南中院判决:《探矿权转让协议书》无效;万方公司返还亚兴公司转让款800万元。

 

四、亚兴公司不服陇南中院判决,上诉至甘肃高院,请求万方公司赔偿利息损失。甘肃高院判决维持了陇南中院上述判决。

 

五、万方公司不服甘肃高院判决,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最高法院裁定驳回其再审申请。

 

 裁判要点 

 

法院认定本案《探矿权转让协议书》无效的原因在于,《探矿权转让协议书》签订后,双方未向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批准该协议,转让方万方公司向矿产行政主管部门隐瞒探矿权已转让的事实,设立万方公司铧厂沟金矿分公司,由亚兴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建明担任该公司的负责人,以分公司形式具体对铧厂沟金矿实施管理,双方规避行政监管的意图明显,应认定协议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由于导致《探矿权转让协议书》的无效,亚兴公司和万方公司均有过错,法院据此认定亚兴公司主张的万方公司占用转让款800万元所造成的利息损失,由亚兴公司自行承担。

 

 实务经验总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避免未来发生类似败诉,提出如下建议:

 

01

当事人签订探矿权转让合同应当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转让条件,并及时向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否则合同将不生效。如果当事人明显具有规避行政审批监管的意图,探矿权转让合同将被法院认定无效。

02对于转让人而言,以设立分公司的形式实现探矿权转让的风险还在于:总公司应当对于分公司的法律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受让人利用分公司欠下债务,应由总公司承担偿还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六条  除按下列规定可以转让外,探矿权、采矿权不得转让:

(一)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探矿权人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经依法批准,可以将探矿权转让他人。

(二)已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因企业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者因企业资产出售以及有其他变更企业资产产权的情形而需要变更采矿权主体的,经依法批准可以将采矿权转让他人采矿。

前款规定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第三条  除按照下列规定可以转让外,探矿权、采矿权不得转让:

(一)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探矿权人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经依法批准,可以将探矿权转让他人。

(二)已经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因企业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者因企业资产出售以及有其他变更企业资产产权的情形,需要变更采矿权主体的,经依法批准,可以将采矿权转让他人采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文章

服务导航

扫扫加微信
微信号:
15333828211

律师免费咨询:
1873991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