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二胎政策,你应该知道的 据澎湃新闻报道,从1980年“一胎化”算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5年。相比当初担心“人口爆炸”,今天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将等问题已经成为共识。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从2013年11月“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到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单独两孩政策并未有效提升生育率。 女性生育率不低于2.1,是国际公认的生育更替水平。随着生育管制政策的持续,生育率持续走低。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当年生育率为1.18,如果再加上漏报的数据,学界普遍认为仍在1.5以下,远低于世界2.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治理性别比失衡13年,依然未将其拉回正常值。 按照人口统计学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0~14岁人口占比15%~18%,即为“严重少子化”。 从人口结构上可以清楚观察到,中国目前正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的两端挤压。 印度是世界另一人口大国,拥有13.1亿人口,印度女性的生育率虽然也在逐步下降,但至今还保持在2.1之上。 9月末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时曾称,印度65%的人口都在35岁以下,“一个有着8亿年轻人的国家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莫迪并豪言“我相信21世纪一定是印度的世纪。” [一种声音] 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将成为历史。最为苦盼二孩的“70后非独”梦想成真。在等待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他们有的曾付出过沉重代价,也有则将迎来幸运的转机。 有关二孩的一个故事 “妈妈,我能有一个小弟弟陪我玩吗?”两年前,两岁儿子这句话让宽宽妈为之一动。 2011年,宽宽的诞生给这个山东中产家庭增加了许多欢声笑语,但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宽宽妈发现:虽然他们很宠孩子,但孩子少了自己小时候和兄弟姐妹玩闹的快乐。看着身边亲朋不少人有一双儿女,宽宽妈不禁羡慕。 很快,她迎来了意外惊喜,2014年3月,35岁的她再次怀孕。但喜悦转瞬即逝,身在体制内,“怀上二孩就要流产”已成为所有人的惯性思维。 “这个孩子注定不能降临在世界上。”但宽宽妈还是不甘心。怀孕之后,她每天都在电脑上搜索非独二孩政策何时能放开,却失望而归。孕育着新生命的母性让她想要再拼一把。就在此时,“救命稻草”出现了。 一个计生委的朋友给他们指了一条路:夫妻可以办假离婚,女方找一个没有小孩的男人结婚,就可以让这个孩子依法地生下来。 “为了孩子,那些表面上的东西我都不在乎!”宽宽妈说,连丈夫也同意了这疯狂的想法。夫妻俩准备花几万元去农村找单身老头跟宽宽妈假结婚。 但真正准备实施的时候,夫妻俩还是退缩了——如果被人讹诈,夫妻俩只能认栽;而若被举报,他们将面临严厉的惩罚。不仅工作不保,名声也会受影响。 宽宽妈的丈夫徐志是农村出身,又是家中的长子。幼时兄弟两学习都很优秀,为了供徐志上学,弟弟中途放弃,帮助哥哥完成了大学梦。苦尽甘来的徐志一步步打拼成为国企中层干部,而文化水平低微的弟弟现在只能在老家务农。一家人的希望让徐志冒不起这个险。 而若不计后果地保住二孩,等待徐志夫妻的只能是双双辞职。 “宝贝,妈妈只能对不起你了。”2014年5月28日,在怀孕两个多月后,宽宽妈在医院流掉了孩子。他/她留在世上的惟一痕迹是一张B超照片。 “这是孩子来过这个世界的唯一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