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士三:婚房准备最关键 婚前产生纠纷最多的原因可能就是来自于婚房,由谁出资购买、写谁的名字、谁出资装修等都会产生争议。为了减少争议,最好在婚房准备前了解清楚出资与产权的关系,已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和争议。 贴士四:婚前协议谨慎签 1、婚前协议的效力: 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就双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财产的归属所作的约定。签订婚前财产协议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至于是否要公证不是法律规定的必要条件,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书面签字认可都有法律效力;其次,内容必须约定明确,不能采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或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字,否则很容易认定为无效;再次,要注意其他形式要件,签字和时间等是否齐备也很重要。 2、婚前协议应谨慎签: 婚前财产协议的签订最大的意义是避免将来不必要的财产纷争。但对于个人财产数额不多的普通民众来说,签订婚前财产协议要慎重考虑,因为很容易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甚至为此而闹翻。在财产形式比较单一、数额不大的情况下,结婚的对象要求的基本是生活的必要财产条件,比如就是居住的一套房子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人会认为对生活的必需品进行约定是对共同生活概念的否定,因此会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但是,对财产数量比较大、财产形式比较复杂的富豪来说,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就比较重要,可以避免将来不必要的财产纷争。对于股权形式和家族财产比较复杂的企业家来说,签订婚前协议前还应进行婚前财产的规划。 贴士五:试婚要谨慎 试婚也即婚前同居,在现实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试婚优劣难以一言而尽,但从法律上说,试婚与事实婚姻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财产关系上,婚姻关系中如果没有约定,实行的是法定共同共有制,也即“你的财产也是我的”。而试婚仅是同居关系,则按一般共有制处理,也即谁名下的财产归谁所有,也即“你的财产是你的,我的财产是我的”,不产生法律意义上因身份关系的共同共有。因此,同居仅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受法律保护,一旦产生纠纷,很难保护弱者的利益。当同居双方发生纠纷时,一方为了摆脱另一方的纠缠划清界线,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同居关系,人民法院是不予受理的,因为试婚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但是如果一方就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提起诉讼的,法院还是会处理的,但是财产分割的原则还是按一般共有处理。 贴士六:结婚细节面面观 1、婚纱照: 与影楼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明确婚纱摄影师的姓名、写明优惠的具体细节、注明礼服的型号和数量、付款方式、试装与主题、赠品的兑现、发票或收据的开具等。 2、办酒: 先在订酒店前应货比三家,了解酒店的经营状况、服务设施及信誉情况做出成熟的选择;确定酒店谈好服务后,注意签订好协议,明确日期、地点、价格、数量等服务项目,以及结算方式和相关违约事宜,协议上要求加盖酒店公章和主要负责人签字。特别注意定金和订金不能搞混,两者法律意义不同;最后提醒下由于婚宴大多是提前相当长时间预订的,所以您要定期与酒店保持联络,特别是临近婚宴时要注意确认,如数量有变动要及时和酒店沟通。 3、蜜月: 在签订旅行合同前注意审查该旅行社是否同时具备旅游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审查该旅行社的业务范围:国内旅行社不得经营国际旅游业务;未取得经营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资格的国际旅行社,不得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该旅行社的导游是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了解该旅行社近年来的旅游服务质量等情况;该旅游合同中是否有免除旅行社责任的条款、加重旅游者义务的条款、排除旅游者主要权利的条款。 4、婚假: 与老板谈婚假如果按法定结婚年龄,即女20周岁,男22周岁时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如果符合晚婚年龄,指女23周岁,男25周岁以上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固然,法律既不负责爱情在婚姻中的延续,也不能保证婚姻生活甜如蜜。可是,它至少是仅有的能规制双方“契约”行为的武器。提前了解这些和早些行使自己的权利,把风险规避在前面,或许,能保障婚姻或者不战而胜呢! |